针织品抗菌效果检测标准有哪些


针织品在日常使用中容易成为细菌和霉菌滋生的温床,尤其是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细菌和霉菌的滋生不仅会导致纺织品产生异味、变色甚至破损,还可能引发皮肤过敏或其他健康问题。通过针织品抗菌效果检测,可以验证纺织品是否具备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能力,从而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卫生的产品。
针织品抗菌效果检测标准
(1)FZ/T73023-2006《抗菌针织品》
这一标准在国内针织品抗菌检测领域应用广泛。它明确定义了抗菌针织品,即经抗菌整理或含抗菌纤维,能抑制织物上细菌、真菌生长、繁殖或使其失活的针织品。按耐洗涤次数及考核菌种不同,划分出A级、AA级、AAA级三个抗菌级别。
A级耐洗涤次数考核指标为10次,AA级为20次,AAA级达50次。以常见的考核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例,A级产品洗涤相应次数后,抑菌率需≥70%;AA级产品抑菌率要求更高,≥80%;AAA级产品抑菌率则要≥90%。检测时多采用振荡法(参照GB/T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振荡法》),将抗菌针织品样品与含一定浓度试验菌液的培养基置于振荡烧瓶,在适宜条件振荡培养,对比培养前后菌液中细菌数量变化评估抗菌能力。
(2)GB/T20944系列《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
该系列标准包含多个部分。其中,GB/T20944.1-2007采用琼脂平皿扩散法,把接种试验菌的琼脂培养基平板上放置抗菌针织品样品,抗菌物质扩散抑制微生物生长形成抑菌圈,通过测量抑菌圈直径评价抗菌性能。
GB/T20944.2-2007运用吸收法,让接种菌液的载体与抗菌针织品接触,培养后对载体上菌落计数,计算抗菌率判断抗菌效果。GB/T20944.3-2008的振荡法已在FZ/T73023-2006提及,能较好模拟实际使用中针织品与微生物接触情况。
(3)ISO20743:2013《纺织品抗菌活性的测定》
此标准规定了多种测试方法,如晕圈法(类似国内琼脂平皿扩散法)和吸收法。对测试菌种、试验条件、结果计算等有详细规范。例如,测试菌种包含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等常见菌。通过规范流程,确保不同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助力全球抗菌针织品贸易和质量把控。
-
腻子检测项目有哪些 外墙腻子检测哪些内容腻子检测有哪些项目指标要求?外墙腻子检测包括哪些内容?下面跟着中科检测小编来了解。
-
腻子检测项目有哪些 外墙腻子检测哪些内容腻子检测有哪些项目指标要求?外墙腻子检测包括哪些内容?下面跟着中科检测小编来了解。
-
腻子检测机构哪家好 最新外墙腻子检测依据介绍需要严格的腻子检测来选用高品质的腻子,建立符合国家腻子检测标准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腻子检测机构哪家好?外墙腻子检测最新标准依据是什么呢?下面跟着中科检测小编来了解。
-
生活饮用水检测项目及标准 生活饮用水检测机构有哪些生活饮用水是指供人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你了解生活饮用水检测项目及标准是什么吗?生活饮用水检测机构有哪些?办理CMA检测报告多少钱?下面跟着中科检测小编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