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勃剂皮肤变态反应试验方法步骤是什么

2次 2025.11.19

  助勃剂皮肤变态反应试验是指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助勃剂及其成分接触皮肤后,是否引发机体免疫系统介导的迟发性变态反应的检测方法,核心是评估受试物作为接触性变应原的潜在风险。该试验作用在于明确助勃剂使用过程中接触皮肤时,是否可能导致使用者出现皮肤瘙痒、红斑、丘疹、水疱等过敏反应,为助勃剂的安全性评价提供关键依据,同时指导产品配方优化、使用说明制定,保障消费者使用过程中的皮肤安全。


助勃剂皮肤变态反应试验


  助勃剂皮肤变态反应试验方法步骤


  1、试验准备


  选取健康白色豚鼠(体重250-300g),每组10-20只,随机分为试验组、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2,4-二硝基氯苯)。


  试验前24小时,用脱毛剂去除豚鼠背部左侧(致敏区)和右侧(激发区)皮肤毛发,脱毛面积各约3cm×3cm,确保皮肤无破损。


  样品制备:助勃剂若为液体,直接使用原液或按实际使用浓度稀释;若为固体,用无菌生理盐水或适宜溶剂制成5%-10%的混悬液(确保样品均匀分散)。


  2、致敏阶段(共3次,间隔7天)


  取0.2mL(或0.2g)制备好的样品,均匀涂敷于豚鼠背部左侧致敏区皮肤,用无菌纱布覆盖后,以无刺激性胶带固定封闭接触6小时。


  每次致敏结束后,用温水轻柔清洗致敏区皮肤,去除残留样品,避免用力揉搓损伤皮肤。


  严格按间隔时间完成3次致敏,期间观察豚鼠是否出现异常行为或皮肤反应,记录相关情况。


  3、激发阶段(末次致敏后14天)


  取0.2mL(或0.2g)相同浓度的样品,涂敷于豚鼠背部右侧激发区皮肤,同样采用封闭接触方式,持续6小时。


  阴性对照组涂敷等量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涂敷适宜浓度的2,4-二硝基氯苯,操作流程与试验组一致。


  激发结束后,用温水清洗激发区皮肤,去除样品残留。


  4、观察与评分


  激发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分别观察并记录三组豚鼠激发区皮肤反应。


  按规范评分标准判定:无反应计0分,轻微红斑计1分,明显红斑计2分,红斑+水肿计3分,红斑+水肿+水疱计4分。


  计算试验组致敏率(出现过敏反应的豚鼠数量/试验组总数量×100%),结合评分结果判定产品是否存在皮肤变态反应风险。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电话:400-133-600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368号(天河实验室)

    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莲花砚路8号(黄埔实验室)

    邮箱:atc@gic.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