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结果怎么判定

9次 2025.10.17

  在化妆品安全性评估中,皮肤变态反应试验(又称致敏试验)是核心环节之一,其目的是检测化妆品原料或成品是否会引发人体迟发型接触性皮炎,为产品上市安全把关。准确判定化妆品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结果,不仅关系到消费者皮肤健康,更影响企业合规生产与市场准入。


化妆品皮肤变态反应试验


  化妆品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结果判定


  (1)、阴性结果判定:


  当试验满足以下所有条件时,可判定为阴性结果,即样品无皮肤致敏性:


  激发期无典型过敏反应:在激发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部分试验需延长至96小时)观察,试验区域皮肤无红肿、丘疹、水疱、脱屑等过敏症状;


  对照区无异常反应:空白对照区、溶剂对照区皮肤状态正常,无任何刺激或过敏表现;


  反应一致性达标:若为动物试验(如豚鼠最大值试验、小鼠局部淋巴结试验),所有试验动物均未出现阳性反应;若为人用斑贴试验,受试者阳性反应率低于5%(具体需参考试验标准样本量)。


  需注意:阴性结果需排除“剂量不足”“试验周期过短”等干扰因素——例如若样品浓度过低,可能无法触发免疫系统反应,需确认试验浓度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如原料试验浓度通常为最大无刺激浓度)。


  (2)、阳性结果判定:


  阳性结果意味着样品可能引发皮肤变态反应,需根据反应强度分级,为风险评估提供依据。目前行业通用的判定标准参考“MagnussonandKligman评分法”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22年版)》,具体如下:


  1.阳性反应的核心特征


  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试验区域出现典型迟发型过敏症状:红肿(边界清晰)、丘疹(分散或密集)、水疱(单个或融合),严重时伴随脱屑或结痂;


  症状与对照区有显著差异:空白对照区、溶剂对照区无上述症状,或症状强度远低于试验区(如试验区红肿评分≥2,对照区≤1)。


  2.阳性反应强度分级


  根据症状严重程度,阳性结果分为4级,等级越高,致敏风险越高:


  1级(轻微阳性):轻微红肿,边界不清晰;或少量散在丘疹(<5个);1-2分;低致敏风险,需结合实际使用场景评估(如是否用于敏感肌)。


  2级(中度阳性):明显红肿(边界清晰);或较多丘疹(≥5个),无融合;2-3分;中等致敏风险,需考虑限制使用范围(如避免用于面部)。


  3级(重度阳性):重度红肿,伴随融合性丘疹;或出现小水疱(直径<3mm);3-4分;高致敏风险,不建议作为民用化妆品原料/成品使用。


  4级(极重度阳性):大面积水疱(直径≥3mm);或出现破溃、结痂;4分以上;极高致敏风险,禁止用于化妆品生产。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电话:400-133-600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368号(天河实验室)

    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莲花砚路8号(黄埔实验室)

    邮箱:atc@gic.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