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化妆品无需做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

7次 2025.10.21

  化妆品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主要依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等标准开展,核心是通过重复接触受试物,评估其对皮肤的累积刺激效应。不同于“单次皮肤刺激性试验”仅评估单次接触的即时刺激,多次试验更关注“累积效应”——部分成分单次接触可能无明显刺激,但长期反复接触会逐渐破坏皮肤屏障,引发慢性炎症反应,因此需通过连续多次接触来还原真实使用场景下的安全性。


化妆品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


  化妆品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豁免条件


  一、法规明确的豁免情形(核心依据)


  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及《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导则》,以下情况可豁免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


  1、成品已通过安全性验证


  同一配方产品已完成多次皮肤刺激试验,且报告在有效期内(通常1-3年),新增生产批次无需重复测试。


  若仅变更包装材质、生产工艺(不影响成分稳定性),经安全评估确认无风险后可豁免。


  2、原料安全性已充分验证


  所有原料均为《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中备案的“常规原料”,且使用浓度未超过安全限值(如防腐剂苯氧乙醇≤1%)。


  原料供应商已提供该原料的多次皮肤刺激试验报告,且成品配方无刺激性成分复配风险。


  3、特定产品类别豁免


  口腔护理产品(如牙膏):因主要接触黏膜而非皮肤,仅需做黏膜刺激性试验,豁免皮肤刺激测试。


  无水类产品(如粉饼、口红):不含水分且成分稳定,无皮肤渗透风险,经评估后可豁免。


  二、产品特性决定的豁免逻辑


  1、使用方式与接触时长


  短暂接触类产品(如卸妆油、洁面乳):停留皮肤时间<15分钟,且使用后需清洗,刺激性风险极低,通常豁免多次测试(仅需急性皮肤刺激试验)。


  非直接接触类产品(如香水、香薰):主要通过嗅觉发挥作用,皮肤接触量极少,经安全评估后可豁免。


  2、配方复杂度与成分特性


  单一成分产品(如纯植物油、矿物油):成分明确且无添加剂,若该成分历史使用数据显示无刺激性(如凡士林),可豁免测试。


  婴幼儿化妆品:虽要求更严格,但采用“无刺激配方”(如仅含甘油、神经酰胺等温和成分),且原料均通过婴幼儿安全验证,可豁免多次测试。


  三、替代验证方式的合规性支撑


  1、安全评估报告替代测试


  企业可通过“配方分析+原料安全性数据+历史使用反馈”撰写安全评估报告,若结论为“无刺激性风险”,可替代实际试验(需符合《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导则》第5章要求)。


  2、体外替代方法数据认可


  若采用重组人表皮模型试验(如EpiSkin模型),且结果显示“无刺激性”,可替代传统多次皮肤刺激试验(符合2023年《化妆品体外替代试验方法验证与应用指南》)。


  四、豁免的前提:风险可控与责任追溯


  1、豁免不代表“零测试”


  即使豁免多次皮肤刺激试验,仍需完成急性皮肤刺激试验、微生物指标检测等基础项目,确保产品基本安全性。


  若产品上市后出现皮肤刺激投诉,企业需补充开展多次皮肤刺激试验,并提交整改报告。


  2、责任追溯机制


  企业需留存豁免依据文件(如原料安全报告、历史测试数据),监管部门可随时核查;若发现虚假豁免,将按《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59条处罚(罚款5-50万元)。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电话:400-133-600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368号(天河实验室)

    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莲花砚路8号(黄埔实验室)

    邮箱:atc@gic.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