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除菌效果检测报告怎么看?关键指标除菌率解析

6次 2025.10.14

  空调器除菌效果检测报告是具备专业资质的检测机构,依据国家或行业标准,对空调器的除菌(含细菌、真菌)、抗病毒功能及相关安全性进行科学测试后,出具的客观、权威的结果文件。这份报告的核心作用是“验证”——验证空调器宣传的“除菌功能”是否真实有效、是否符合安全标准,为消费者判断产品性能、企业合规宣传提供科学依据。


空调器除菌效果检测


  空调器除菌效果检测报告内容


  1.基础信息:确认报告“可信度前提”


  这部分是报告的“身份信息”,决定数据是否有参考价值,核心看3点:


  检测对象:明确标注被测空调器的品牌、型号、除菌模块类型,需与实际产品一致;


  检测机构与资质:是否有“CMA”标志及编号;


  检测标准:是否依据国标(如除菌看GB/T18801-2022,抗病毒看GB/T35273-2020),非国标报告可信度低。


  2.检测条件:判断结果“是否贴近实际”


  说明测试的“环境设定”,直接影响数据实用性,关键信息包括:


  测试舱体积(如30m³贴近家庭房间,1m³小舱数据参考性差);


  初始菌/病毒浓度(如细菌1000-5000CFU/m³,接近日常污染水平);


  空调器运行模式(如“日常制冷档”比“强力除菌档”的结果更真实)。


  3.核心检测结果:看“除菌效果与安全性”


  这是报告的核心,用数据量化性能,重点关注2类指标:


  除菌/抗病毒效果:明确针对的菌种(如大肠杆菌、黑曲霉菌、甲型流感病毒)及对应“除菌率/抗病毒率”;


  安全性指标:若用臭氧/紫外线除菌,需标注“臭氧浓度(≤0.1mg/m³)”“紫外线泄漏量(未检出)”,避免健康风险。


  空调器除菌效果检测关键指标除菌率解析


  1.核心定义


  除菌率,简单来说,是指空调器在特定条件下,对检测环境中目标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的去除比例。它直接反映了空调器除菌功能的有效程度——除菌率越高,意味着空调器去除微生物的能力越强,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越显著。


  需要注意的是,除菌率并非“100%去除”的代名词,而是基于“初始浓度”与“处理后浓度”的对比计算得出,且需在标准化的检测环境中测定,才能保证数据的客观性和可比性。


  2.计算公式与示例


  在空调器除菌效果检测中,除菌率的计算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如GB/T18801-2022、GB21551.3-2010),核心公式为:


  除菌率(%)=[(初始微生物浓度-除菌后微生物浓度)/初始微生物浓度]×100%


  其中:


  初始微生物浓度:指空调器开启除菌功能前,检测舱内空气中(或空调器内部表面)目标微生物的浓度,单位通常为CFU/m³(空气)或CFU/cm²(表面);


  除菌后微生物浓度:指空调器按照规定条件运行除菌功能后,检测舱内空气中(或空调器内部表面)剩余目标微生物的浓度,单位与初始浓度一致。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电话:400-133-600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368号(天河实验室)

    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莲花砚路8号(黄埔实验室)

    邮箱:atc@gic.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