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抗菌检测方法盘点:细菌性能的检测和抗霉菌性能的检测

441次 2024.10.17

  抗菌织物产品已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随着大量产品涌入市场,相关产品质量评价及检测方法问题引起了重视。一般抗菌纺织品的测试方法分为定量和定性试验方法。抗菌纺织品的抗菌性能检测方法中包括抗细菌性能的检测和抗霉菌性能的检测。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检测机构拥有CMA和CNAS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纺织品抗菌检测报告。


  纺织品抗菌检测的基本原理


  抗菌监测包括定性检测与定量检测。前者是确定被检样品是否有抗菌性,如果测试单位给出定性测试结果的照片,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测试结果;后者是对被检样品抗菌性给出一个数量评价。纺织品抗菌性的最终评价需要用定量测试来确定。


  定性测试有两种:一种是将样品贴于含有一定量细菌的琼脂培养基表面,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在样品底部及周围细菌的生长情况;另一种是用接种环挑取一定浓度的菌液在琼脂平板培养基上划线,再将样品贴于琼脂表面,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细菌在样品底部及周围的生长情况。


  定量测试分为浸渍法与振荡法两种。前者是将已知细菌滴入样品,让细菌与样品接触培养一定时间后,比较样品与同时所设的“0”时间对照组或培养后的对照组在菌数上的差异,用一定的方式计算结果。定量地评价纺织品的抗菌性;后者是将样品浸泡在一定浓度的菌液中,不断振摇培养一定时间后,计算与“0”时间的菌数减少率。


  纺织品抗菌检测方法


  (一)奎因试验法(QUWNTEST)


  QUINTEST的基本方法是将试验菌液接种于织物上,再覆盖以半固体琼脂培养基,在一定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织物上的菌落数,计算出抑菌率。该方法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测试织物抗菌能力的定量测试方法,简捷方便,应用广泛。


  (二)改良的奎因试验法


  著名的微生物学专家邹承淑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改进QUWNTEST,之后经过国内医学界共同努力完成了中国版的QUINTEST改良的奎因试验法,其原理与原试验方法相同。该方法是一种简便、快速、重现性好的定量试验方法,与原奎因试验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①一次能测试几种不同织物对同一种细菌的抗菌性能,提高了测试效率,节省了时间。


  ②接种菌液浓度小(6000个左右),营养充足,落变大,易用肉眼来直接观察菌落的生长,避免用显微镜观察而造成污染。


  ③稀释菌液用生理盐水代替肉汤,避免稀释过程中的细菌增长,以防影响试验的准确性。


  ④巧妙地省略了织物加菌液后,在一定的相对湿度下干燥的过程,简化了试验步骤,也避免了干燥过程中因温度掌握不准而使细菌死亡的弊病。


  ⑤对于吸水性差或拒水性织物,在菌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提高了试验准确性。


  (三)平行画线法(条纹法)


  平行画线测试方法是较为简易、快速的定性试验方法,其原理为:通过画平行线的方法将菌液接种于琼脂培养基上,将样品贴于琼脂表面上,在一定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查琼脂表面沿画线部位由于细菌繁殖中断而出现的清洁区,为抗菌活性的大小划分等级,以评价织物抗菌能力的大小。


  (四)抑菌环试验法(晕圈法)


  将试验菌接种于琼脂培养基平板表面,再贴放上试验样品,由于抑菌剂不断溶解以致在琼脂中扩散形成抑菌环,通过测量抑菌环的宽度来评价抗菌能力的大小。


  (五)AATCC100试验法


  AATCC100为美国AATCC委员会提出的一种定量测试方法,用于检测织物的杀菌能力和抑菌能力,是目前国外比较著名的抗菌性能测试方法,也是后来国内外一些新方法的起源。此方法的原理为:织物对照样与试样经细菌接种并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加入中和液来洗脱细菌,且用稀释平板法测定洗脱液中的菌液浓度,进行活菌培养计数,得到抗菌织物的细菌减少百分率,以此评价该织物抗菌杀菌性能。


  (六)振荡烧瓶法


  振荡烧瓶法是模仿人体的穿着条件,使细菌在振荡条件(300rn)下与织物内抗菌剂接触,振荡1~6h之后,经细菌培养计数,计算细菌减少百分率,从而确定抗菌性能大小。


  应用此测试方法时,被测试样不受纺织品形状的限制,该方法不仅适用于一般的纺织织物,而且还适用于凹凸不平的织物、有毛羽的织物及粉末状材料等,使用范围广。另外,还可适用于抗菌塑料、抗菌瓷砖等抗菌制品。塑料等拒水性材料应先将其制成微粒再进行试验。该方法也是美国经常采用的抗菌纺织品定量测试方法。


  (七)JISL1902:1998试验方法


  JISL1902:1998为日本的工业标准,规定了定性试验方法和定量试验方法。其中定性试验方法只可测试出是否具有抗菌性能,而不能准确测定出抗菌率。但此方法非常简便,易于操作。其方法为将试样放于平板培养基中心,经一段时间培养后,观察样品周围产生的抑菌环,计算抑菌环宽度,评价试样是否具有抗菌能力。同时,其试验有效性的判定也非常简便,观察未处理样品经培养后有没有出现细菌增值即可。该方法中还对试样的要求做了非常细致的规定,包括织物、纱线、软填料和长绒毛等。定量试验方法也是通过对试样接种细菌与培养,对零时间接触培养和一定时间培养进行活菌计数,计算出抑菌活性值和杀菌活性值。


  该方法的特点为:


  ①不同于其他方法中通过比浊管比浊来粗测菌液浓度的方法,而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收率来确定菌液浓度,提高了试验的准确度。


  ②用冷冻的生理盐水0.85%)来洗脱培养后样品,避免细在洗脱过程中增长或减少,保证所需测定细菌数的准确性,减少试验误差。


  ③在计算结果时,应用抑菌活性值和杀菌活性值比较全面的来表现试样的抑菌和杀菌能力,而且应用对数值来体现试验结果。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电话:400-133-600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368号(天河实验室)

    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莲花砚路8号(黄埔实验室)

    邮箱:atc@gic.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