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模型在化妆品抗氧化功效评价中的应用:检测抗氧化功效是否可靠

456次 2024.10.21

  目前抗氧化剂作为化妆品的主要成分而应用,如许多具有抗氧化性能的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E)和非维生素(辅酶Q、硫辛酸、乙醇酸)经常被添加入化妆品中四。化妆品成分的一个新趋势是生物技术原材料运用于抗氧化剂、免疫调节和光保护。皮肤模型作为研究皮肤和氧化性应激之间在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相互作用的一种简化系统。重建人类皮肤模型的建立,及其运用于化妆品抗氧化功效的检测,将是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检测机构拥有CMA和CNAS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化妆品抗氧化功效评价报告。


  3D全层皮肤模型


  LauraCalvo-Castro等人按照其先前所研究的构建3D全层皮肤模型的方法,通过轻微改进永生的人类角质细胞(HaCaT)和瑞士白化病的3T3成纤维细胞(CCL-92,ATCC),从而得到适用于研究目的的皮肤模型;他们用哥斯达黎加的热带高地黑莓汁(BBJ)处理正常的人类表皮角质细胞(NHEKS)以及上述的3D全层皮肤模型,研究其在UVB暴露前后暴露后的影响。


  结果表明,黑莓汁减少了UVB介导的DNA损伤,同时也增加了UVB损伤的细胞的细胞凋亡反应,暗示了黑莓汁具有潜在的化学保护机制,可以被研发作为改善UV引起的皮肤损伤的一种抗氧化剂。


  3D皮肤等价(SE)模型


  Hye-RyungChoi等人用从人类包皮分离出的角蛋白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按照细胞培养的方式,置于培养基中,从而构建了重建人类皮肤模型。他们利用这种SE模型,测试了具有高度抗氧化活性的维生素C或者植物提取物的作用。


  结果显示,在表皮层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应用维生素C或者植物提取物时,基底细胞会变成立方形;此外,免疫组化学染色显示,在维生素C或者植物提取物处理的SE模型中,沿着基底膜分布的α6和β1整联蛋白呈现出线性且强烈的染色;p63和PCNA(增殖的细胞核抗原)也同样被染色了。


  维生素C或者植物提取物模型中的p63和PCNA阳性细胞的数量比对照组模型中的要多。虽然氧化性应激和干细胞之间的关联性尚未明确,但该研究显示,氧化还原作用,通过调整表皮基底层干细胞的微环境,能够影响表皮基底层细胞的多能性和增殖。


  Phenion全层(FT)皮肤模型


  Phenion全层(FT)皮肤模型来自于Henke1公司(德国,杜塞尔多夫)。全层皮肤模型含有表皮层和真皮层,可以用来研究紫外线对真皮层胶原蛋白、弹性蛋白、非特异性胶原蛋白酶、核心蛋白多糖等成分的影响。


  MarisaMeloni等人使用这一皮肤模型,研究了在光生物学研究中应用PhenionFT皮肤模型的生物学相关性;通过监控在后暴露期间,基因表达的动力学,研究了对急性或反复的UVA暴露的生物学反应;通过一种动力学方法,能够确定UVA引起的作用的早期和稳定的标记物,而这些标记物可以预测体内的UVA损伤;应用于3D人类组织的转录组学方法,将在获得UVA对皮肤的影响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以及用非侵袭性技术研究真皮反应方面,成为一种广为推崇的方法。


  Episkin模型


  Episkin皮肤模型是欧莱雅公司研发的体外重建模型,是在胶原蛋白支持物上用人角质形成细胞培养的一种多层人体皮肤模型。利用Episkin模型,除了用于皮肤刺激的法规检测外,有学者也用其研究皮肤暴露于臭氧引起氧化刺激的剂量关系,用于研究抗氧化剂的防护作用。近年来微乳包囊技术常用语化妆品工业中,采用这种技术可以使相同功效但极性不同的多种抗氧化剂组合在一起。例如把亲脂性的维生素E和亲水性的维生素C制成微乳,可以提高产品整体抗氧化功能。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电话:400-133-600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368号(天河实验室)

    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莲花砚路8号(黄埔实验室)

    邮箱:atc@gic.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