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滋养功效测试怎么做?核心方法及标准流程详解

9次 2025.11.03

  化妆品滋养功效测试,是指通过科学方法(包括体外实验、人体测试等),评估化妆品是否能为皮肤补充营养、改善皮肤干燥/粗糙状态、修复皮肤屏障或促进皮肤关键物质合成,从而验证其“滋养”宣称有效性与安全性的专业评估过程。


化妆品滋养功效测试


  化妆品滋养功效测试核心方法


  1.主观评价法:通过专业评估师或志愿者的直观感受,判断皮肤使用产品后的滋养变化。


  具体操作:测试前、中(如使用1周、2周)、后,让志愿者或评估师对皮肤的“干燥程度、细腻度、光泽感”等指标打分(通常采用5分制,1分为极干粗糙,5分为水润细腻);同时观察皮肤是否有脱屑、紧绷等干燥问题的改善。


  优势:能直接反映产品使用后的“体感滋养度”,贴合消费者实际使用体验。


  2.仪器测量法:用专业皮肤检测仪器,精准测量皮肤的水分、油脂等关键指标,避免主观误差。


  具体操作:


  皮肤水分仪:测量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判断产品是否为皮肤补充水分(滋养的核心指标之一),通常需记录使用前、使用后1小时、4小时及长期使用后的含水量变化。


  皮肤油脂仪:针对偏干性皮肤,测量皮肤表面油脂含量,评估产品是否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减少水分流失。


  皮肤弹性仪:部分滋养产品需改善皮肤弹性,可通过仪器测量皮肤的回弹能力,判断滋养对皮肤状态的改善。


  优势:数据可量化(如“使用2周后,皮肤含水量提升20%”),结果更具说服力。


  3.理化分析法:通过实验室分析,判断产品中滋养成分(如透明质酸、神经酰胺、维生素E)的含量、稳定性及渗透能力,间接证明产品的滋养能力。


  具体操作:


  成分含量检测: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技术,检测产品中关键滋养成分的实际含量,确保其达到有效浓度。


  体外渗透测试:用人工皮肤模型(如3D皮肤模型),模拟成分在人体皮肤中的渗透过程,判断滋养成分能否穿透角质层,到达皮肤深层发挥作用。


  优势:从“成分根源”验证产品的滋养基础,适合研发阶段筛选有效配方。


  化妆品滋养功效测试标准流程


  1.测试前准备


  确定测试方案:明确测试周期(短期测试1-7天,长期测试2-4周,根据滋养效果显现时间设定)、样本量(通常不少于30人,确保数据代表性)。


  筛选志愿者:优先选择皮肤偏干燥(如角质层含水量低于30%)、无皮肤疾病、近期未使用其他滋养类产品的人群,排除孕妇、敏感肌等特殊群体。


  基线数据采集:测试前24小时,让志愿者避免使用护肤品、洗澡,然后用仪器测量并记录皮肤初始的水分、油脂、弹性数据,同时拍摄皮肤高清照片,作为对比基准。


  2.测试中执行


  产品使用:志愿者按统一要求使用产品(如每日早晚各1次,取规定用量涂抹于测试区域,如面部、前臂内侧),期间禁止使用其他影响测试的产品,保持作息、饮食稳定。


  数据记录:短期测试(如1天、3天)重点记录皮肤即时水润感、紧绷感变化;长期测试(如2周、4周)定期返回实验室,用仪器复测皮肤水分、油脂等数据,同时填写主观感受问卷。


  3.测试后分析


  数据整理:汇总测试前、中、后的所有主观评分和仪器数据,剔除无效数据(如志愿者未按要求使用产品)。


  统计分析:用统计学方法(如t检验、方差分析)判断数据差异是否显著,例如“使用4周后,皮肤含水量较初始值提升≥1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则说明产品具备滋养效果。


  4.报告撰写


  内容包含:测试方案、志愿者信息、原始数据、统计结果、结论(如“该产品能有效提升皮肤含水量,改善干燥状态,具有良好的滋养功效”),同时附上仪器检测报告、志愿者问卷等佐证材料,确保报告合规、可追溯。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电话:400-133-600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368号(天河实验室)

    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莲花砚路8号(黄埔实验室)

    邮箱:atc@gic.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