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功效评价方法有哪些?化妆品功效评价项目介绍

408次 2024.09.26

    化妆品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以人体为对象而应用于人体的一类化学物质。随着我国化妆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化妆品功效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化妆品功效评价常见的评价方法为体外试验和人体试验两类,体外试验包括理化分析法、生物化学方法、细胞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中科检测是专业的化妆品安全检测中心,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确认可承担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检验等工作,可提供化妆品功效评价、化妆品安全性评价、化妆品安全检测等化妆品安全相关服务。


    化妆品修护功效评价方法


    化妆品修护功效评价方法包括经皮水分流失法、乳酸刺痛实验、皮肤红斑指数法。


    经皮水分流失TEWL(Trans Epidermal Water Loss)值是非创伤性客观检测皮肤屏障功能的主要参数,也是保湿类化妆品功效评价的重要参数之一,经常用于评价护肤产品的功能。


    乳酸刺痛实验(LAST)是一种半主观评价方法,被认为是评价敏感性皮肤的最有效办法。其机理为:当皮肤屏障受损,乳酸进入皮肤后,刺激无髓C类神经,从而产生刺痛感。


    皮肤红斑指数(Erythema index,EI)反映了面部毛细血管的状况,直观体现炎症程度,是一种客观评价方法;皮肤红斑指数越低,产品修护肌肤、改善皮肤红斑反应的效果越好。


    化妆品抗皱功效评价方法


    化妆品抗皱功效的体外评价方法包含生物化学法、细胞实验法。生物化学法包括清除自由基实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实验、羟自由基实验、氧自由基吸附能力实验、抑制金属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实验。在化妆品抗皱细胞实验中,通常使用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或三维重组皮肤模型,研究化妆品(成分)对细胞的生长增殖的影响。人体试验可采用评价皮肤表观形态的图像分析法,也可借助超声波技术及光学仪器。


    现在化妆品临床检测逐渐从表观形态变为研究产品使用前后皮肤深层结构的变化,探究化妆品在不同皮层的作用机理,例如使用高频超声波测试仪测量皮肤真皮层厚度、致密度,或利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光学相关断层成像技术观察并拍摄不同皮层的微观结构。其中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可同时分析胶原和弹性蛋白含量;还可结合皮肤弹性指标对抗皱功效进行综合评估。


    化妆品祛痘功效评价方法


    化妆品祛痘功效可通过皮肤科医生评估和仪器检测两种方式综合评价。皮肤科医生多采用《中国痤疮治疗指南》中痤疮分级方法,给化妆品使用前后受试者皮损状态评分,从而评价化妆品的祛痘效果。关于痘的产生机制,虽然学术上没有统一认知,但目前行业普遍认为与皮脂过度分泌有密切关系,痤疮丙酸杆菌等毛囊微生物也参与了痘的形成过程。


    因此,在化妆品祛痘功效的评价中,除了对痘状态的图像学研究和通过多普勒血流仪对痘区域血流灌注量进行测试外,化妆品使用前后的控油效果也可作为辅助指标,还可结合化妆品对痤疮丙酸杆菌等毛囊微生物的抑菌实验结果,全面验证化妆品的祛痘功效。


    化妆品舒缓功效评价方法


    化妆品舒缓功效主要针对因皮肤屏障受损、神经功能异常、炎症反应等引起的皮肤灼热、刺痛、瘙痒,紧绷感、红斑、鳞屑、发红(毛细血管扩张)等症状,通过皮肤角质层取样法、液相色谱法、电离喷雾质谱法、串联质谱法等理化分析法对化妆品中有关活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生物化学方法主要有透明质酸酶抑制实验、自由基清除实验、红细胞溶血实验、直接肽链反应分析实验等。细胞生物学方法主要是通过研究化妆品对细胞内神经受体、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来评价化妆品的舒缓效果。人体试验的仪器检测指标有皮肤水分流失率、皮肤红斑指数、皮肤水分含量、皮肤表面酸碱度等。


    化妆品美白祛斑功效评价方法


    化妆品美白祛斑功效体外评价试验,主要看对抑制黑色素生成过程中所需各种酶、抑制黑色素颗粒转移至角质形成细胞、加速角质形成细胞中黑色素向角质层转移、还原淡化已合成的黑色素、抑制多巴的自身氧化、刺激细胞产生溶酶体吞噬黑色素等方面的影响。


    人体试验最初主要依据肤色相关指标的变化,例如国际照明委员会规定的相关参数。随着研究的深入,皮肤黑色素和血红素指标逐渐被认可,图像分析法也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祛斑功效测试中,即给皮肤色斑区域拍照,使用软件对皮肤色斑进行定量分析,常用仪器有面部图像分析仪等。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电话:400-133-600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368号(天河实验室)

    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莲花砚路8号(黄埔实验室)

    邮箱:atc@gic.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