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巾微生物检测项目指标要求


柔巾作为直接接触人体皮肤,尤其是口鼻部、脸部等敏感部位的用品,微生物安全性至关重要。在柔巾微生物检测方面,GB/T40276-2021严格参照GB15979《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的规定,设立了五项关键微生物考核指标。
GB/T40276-2021《柔巾》在2021年5月21日发布,并于当年12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适用于以纺织纤维为原料,经非织造工艺加工而成的清洁人体皮肤用干态擦拭巾,主要分为婴童用柔巾和成人用柔巾。
柔巾微生物检测项目指标要求
1、细菌菌落总数指标要求
细菌菌落总数反映了柔巾在生产、包装及储存过程中受细菌污染的总体程度。按照GB/T40276-2021要求,柔巾的细菌菌落总数必须≤200CFU/g。这意味着每克柔巾样品中含有的细菌菌落数量不得超过200个。若细菌菌落总数超标,可能引发皮肤过敏、炎症等健康问题。例如,在实际生产中,若生产车间的卫生条件不佳,空气中的细菌大量沉降在柔巾上,或者生产设备清洁不彻底,残留的细菌就会污染柔巾,导致细菌菌落总数不符合标准要求。
2、真菌菌落总数指标要求
真菌在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下容易滋生,对柔巾的质量和使用者健康构成威胁。GB/T40276-2021规定,柔巾的真菌菌落总数需≤100CFU/g。相较于细菌,真菌对人体皮肤的侵害可能更为复杂,某些真菌可能导致皮肤癣病等感染。若柔巾在储存过程中受潮,或者原材料本身携带真菌孢子,在后续加工过程中未得到有效杀灭,都可能造成真菌菌落总数超出标准限制。
3、大肠菌群指标要求
大肠菌群是指示卫生状况的重要微生物指标,其存在往往意味着产品可能受到了粪便污染。在GB/T40276-2021中明确规定,柔巾中大肠菌群不得检出。一旦在柔巾中检测出大肠菌群,表明产品卫生安全存在严重隐患,极有可能对使用者的肠道健康产生危害,尤其是对于婴幼儿等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可能引发腹泻、呕吐等肠道疾病。
4、致病性化脓菌指标要求
致病性化脓菌包括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这些细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能够引起皮肤化脓性炎症、败血症等严重疾病。GB/T40276-2021强调,柔巾中致病性化脓菌不得检出。生产过程中,若生产用水受到污染,或者操作人员手部卫生不达标,都可能将致病性化脓菌引入柔巾产品中,因此对生产环境和人员卫生的管控至关重要。
-
腻子检测项目有哪些 外墙腻子检测哪些内容腻子检测有哪些项目指标要求?外墙腻子检测包括哪些内容?下面跟着中科检测小编来了解。
-
腻子检测项目有哪些 外墙腻子检测哪些内容腻子检测有哪些项目指标要求?外墙腻子检测包括哪些内容?下面跟着中科检测小编来了解。
-
纺织品防螨性能评价方法有哪些螨虫(如尘螨)及其排泄物、尸体碎片是常见的过敏原,可引发过敏性鼻炎、哮喘、湿疹等多种疾病,尤其对婴幼儿、过敏体质人群影响显著。纺织品,如床上用品、窗帘、衣物、地毯等,是螨虫滋生和藏匿的主要场所,其防螨性能直接关系到人体接触螨虫过敏原的概率。纺织品防螨性能评价有哪些方法?
-
化妆品农药残留检测标准要求随着化妆品市场的不断扩大,竞争日益激烈,部分不良企业为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功效,可能使用存在农药残留问题的原料,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扰乱了市场秩序。严格的化妆品农药残留检测标准和规范的检测流程,能促使企业遵循行业准则,规范生产经营活动,形成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